close

【癌症病人的飲食原則】
想吃,盡量吃。不想吃,不要勉強。食慾好,給正餐。食慾差,流質食物。


【癌症病人的腹瀉問題】
因為腹瀉會導致體內鈉離子與鉀離子的流失,所以腹瀉的病人應補充含有鈉與鉀離子的食物。
例如:運動飲料、柳橙汁、葡萄汁、蔬菜汁、香蕉…等。

 

接受手術治療、化學治療、及放射線治療時,應攝取高蛋白質易消化的食物。

米飯煮軟一點;其他如雞蛋、牛奶、瘦肉、蔬菜、水果,能吃儘量多吃。
每天上下午各喝一瓶營養補充品:如「亞培安素」或是AB優酪乳。
採用少量多餐方式進食。
治療之後的期間一定要多喝水:除了水果與湯之外,每天至少還要喝2000cc 的白開水或礦泉水,其作用是排泄化療藥物產生的毒素。
治療後的休養期間:要增加食量,若因治療副作用產生口腔黏膜變化無法進食時,就要全天喝流質營養品,像是牛奶、雞湯、稀肉粥等,以不用再咀嚼為原則。或是用五穀雜糧粉、山藥粉、杏仁粉等泡成半濃稠狀液體喝下去。
化療及放射療法後:一定會口乾舌燥,應常進食梨汁、葡萄汁、甘蔗汁、綠豆湯、蓮子湯、銀耳湯、木耳湯、海帶湯、薏仁湯、紅棗湯等。如果食慾不振,可以用薑絲當佐料,或用山楂及香菇等開胃的食品。

 

化療結束一、兩星期內是血球最低的時候,也是身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,任何的感染都可能會危及生命,因此當病人一天兩、三次發生嚴重的胃寒、發燒;或有呼吸道的症狀、腸胃道的症狀(肚子痛,或瀉肚子)、泌尿道感染的症狀;或病人身上帶的引流管,流出來的東西變少、變髒,要小心是否裡面有髒的東西沒有排出來;或有明顯的傷口感染,有發炎、紅腫、發熱的現象;或很明顯的體力與活動下降,嗜睡、臥床,小便的量減少、脈搏跳得很快、很微弱,血壓很低,則可能有休克的現象。當病人有以上症狀時,最好立即返診處理。

造成癌症病人會喘的原因,有肺臟、呼吸系統發生問題,肺炎、肺積水、肋膜積水等等現象;心臟跳的不規律,心律不整,或心包膜積水,壓到心臟,或心肌梗塞;貧血現象,可能出血,或吃的不好,血紅素的製造不理想;嚴重的感染也會造成病人會喘。當我們找出喘的原因後,評估病人狀況,給適當的氧氣。輕度喘的病人使用鼻管式給氧,中度喘的病人可能要戴面罩式給氧,嚴重的話則在面罩下接大塑膠袋,裡面充滿100%的全氧,讓病人可以隨時都吸到100%的氧氣,因此在照顧或探視病人的過程當中,可以依此判斷病人喘的程度。
而對於「臨終喘」的處理,很多病人在臨終期間會很喘,代表身體呼吸系統進入衰竭的階段,病人意識也不太清楚,很喘、很不舒服,家屬看了心裡也很難過,此時除了提供氧氣外,也給予適度的嗎啡,嗎啡有抑制喘的功能,以漸進加量方式緩解病人的喘跟呼吸的困難;對於比較躁動的病人,會建議使用鎮靜劑讓病人睡著;另外家屬多人的陪伴及心理的支持對臨終病人會有很大的助益。

癌症病人若有臉色蒼白、疲倦、頭暈等現象時,先要注意是否有正在出血的情況,譬如吐血、咳血、血便、血尿,比較嚴重的出血,病人會有意識不清、休克、冒冷汗等現象。其次,如果是非急性出血的病人,抽血後如發現有輕微貧血、臉色蒼白、暈暈的、走路稍微會喘,就要注意是否哪裡有少量的出血,日積月累造成貧血;或者是營養不良,身體某些地方慢性發炎,引起紅血球製造功能不良;或化療、放療抑制骨髓造血功能,這些情況都會造成貧血。
因此如是急性性的出血,要叫病人回急診處理,需要時輸血、補充點滴,若是腸胃道的出血,則要做止血措施,以穩定病人生命的徵象。至於慢性性的出血,則要找出出血的源頭,而因出血開始有症狀,譬如比較喘、體力比較差、比較累精神不好、心跳比較快,則建議要輸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hildaa4138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